Professor:顏士清 老師
Date:2020-12-16
views: 613
  • 00:00 1.
    臺北大學飛羽圖鑑發表
  • Index
  • Notes
  • Comment
  • Fullscreen
臺北大學飛羽圖鑑發表
Duration: 16:12, Browse: 614, Last Updated: 2024-01-29

  「如鳶高飛」、「鳶飛三角湧」…從地標鳶山出發,以「鳶」為象徵,臺北大學從校徽到校歌,處處充滿「鳶」的意象,然而校園內真的可以看到「鳶」嗎?漫步三峽校區,經常可見各式各樣的鳥禽類在身旁翱翔,但是你對這些鳥類朋友認識多少呢?

  通識教育中心109年11月16日發布首部《臺北大學飛羽圖鑑》,歡迎所有師生民眾自由下載、按圖索驥,除了了解這些飛禽的樣貌、棲地和習性,更提供許多鳥類小百科,幫助大家更知道如何與這些校園內的鳥禽住客共處。

顏士清老師顏士清老師

《臺北大學飛羽圖鑑》由目前任教清大的前通識中心助理教授顏士清指導、108學年第二學期修習「自然踏查自主學習」課程同學完成,經過一個學期實際觀察,共紀錄了34種經常可見的品種,依照不同棲息地區分,還錄製不同鳥類叫聲,讓大家不單看清這些鳥類的模樣,也能聽聲辨鳥。

  顏士清表示,三峽校區內有大片草地、森林、湖泊,也有現代都市建築,多樣的環境吸引不同鳥類棲息,根據過往公民科學觀測紀錄,最高曾出現56種鳥類,因為校園緊鄰都市社區,因此多數都是常見、能夠與人類和平相處的鳥類,但也不乏偶爾可以見到少數在深山中才能看到的鳥類。至於步入黑森林區,也有機會能發現臺灣特有種-臺灣藍鵲的蹤跡,「表示近年臺灣藍鵲也開始逐漸都市化了。」

  參與《臺北大學飛羽圖鑑》編製,企管二劉芯瑀說,自己一開始對於校園中的各種鳥類也很陌生,但因為課程要求必須分組上台報告,受到陳旺池學長影響,看見他眼中閃耀出對這些飛羽動物的熱情,因而受到感染,決心在課堂結束後,和旺池學長在內其他四位同學持續投入,「希望讓更多人都知道臺北大學有很多鳥,是一件令人激動的事!」

  《飛羽圖鑑》以校園分區為本,依據教學區、心湖、棒球場、黑森林等不同區域,分別介紹鳥禽的生物學分類、學名、別名、型態特徵與說明,更加上校園「稀有度」評等以及同學們的觀察紀錄與心得。顏士清解釋,其中一顆星的代表像是八哥、家鴿等,都是很常見的鳥類,至於臺灣藍鵲、白腹秧雞等就屬於稀有種,必須仔細觀察等候才有機會看到。

  不光是物種辨識,《飛羽圖鑑》中也提供許多鳥禽相關知識百科,像是許多人經常分不清楚心湖的鵝與鴨,圖鑑中特別提示大家觀察「嘴巴」特徵。至於有些人會在心湖畔享受餵鴿樂趣,顏士清則嚴正提醒:無論是鴿子或任何野生動物,都不應該隨意餵食,除了可能暗藏「禽流感」的疾病危機,也將破壞生態平衡、造成環境汙染。「而且鴿子需要各種營養,光吃麵包只有澱粉,吃自然昆蟲對牠們比較好。」

  也和人類介入過多造成生態不平衡有關,顏士清就遺憾,雖然臺北大學以「鳶」為形象,但其實無論是「黑鳶」或「黑翅鳶」等早年在臺灣被稱為的「鳶」,因為過去四十年國家推動「滅鼠週」導致鳶吃了毒老鼠或農藥,現在都已經大量減少。就過往紀錄來看,三峽校區最常見的「鷹科」只有「大冠鷲」,但也未長期棲息在校內,希望不久之後可以見到更多包括鳳頭蒼鷹與領角鴞等鷹科在校內繁殖生存。

  創造永續友善環境,顏士清期盼臺北大學能開設更多自然與環境相關課程,培養更多同學具備相關理念;而在維護美麗景觀時,則要避免使用除草劑等人為工法,「除草劑無法根除雜草,但化學物質卻會造成土壤、水和環境汙染,對人和自然都不好!」
                                   (註:本文引用自秘書室 羅皓恩專員所著)
    Location
    Folder name
    【通識教育中心】出版品
    Author
    陳盈全
    Branch
    國立臺北大學 (root)
    Label
    通識教育中心, 向度通識, 課程, 成果, 出版品, 電子書, 飛羽圖鑑, 校園, 自主學習
    Created
    2020-12-16 00:00:00
    Last Updated
    2024-01-29 13:37:38
    Duration
    16:12